在“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都,热火朝天的工厂生产线、“热辣滚烫”的火锅茶馆、人气满满的体育馆运动场……为城市注入勃勃生机。山林之间,则藏匿着成都的另一种魅力——生物多样性。
去年8月以来,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开展生态样地监测以来,发现了多种重点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藏酋猴和毛冠鹿,以及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为近危(NT)的小麂等,它们都成了“野外徒步”的常客。
杂食性的“吃货”——藏酋猴
“去年9月左右,我们在龙门山区域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藏酋猴,它体形较大,周身长有棕色厚长的毛发,但面部无毛,成年雄猴的脸部为肉色、眼围为白色,而雌猴的脸部带有红色、眼围为粉红色,又被称为四川短尾猴、大青猴。”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环境监测室工作人员王玉杰告诉记者,这是我国特有种,属于中国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灵长类动物,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地,濒危级别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为易危(VU)。
藏酋猴
猴类一般都喜欢热闹,藏酋猴也不例外。据了解,藏酋猴喜欢集群生活并且是昼行性动物,一个群体可由10只至30只组成,过着地栖生活,通常栖息于常绿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晚间多栖于岩洞或岩崖。各种植物的叶、果实、茎、花和根是它的主要食物,有时昆虫、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也会是其“盘中餐”,“和我们差不多,它也是一个杂食性的‘吃货’。”
留莫西干发型的“i”鹿——毛冠鹿
去年同一个时间段,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在龙门山、天台山区域布设的红外相机中,还拍摄到了毛冠鹿、小麂。
毛冠鹿
“它们的濒危级别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都被评估为近危(NT),不同在于毛冠鹿还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王玉杰说,毛冠鹿是偶蹄目鹿科毛冠鹿属哺乳动物,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北部、湖北、四川等地,名中带“鹿”的它并没有华丽的鹿角,近距离观察会发现该长鹿角的地方只有两个小凸起,“它的名字其实来源于额部的一簇黑褐色毛冠,有点像‘莫西干’发型。”
据介绍,毛冠鹿栖于高山,以草类为主要食物,常成对活动于海拔1000至4000米之间的竹丛、草丛、灌丛地带,“它很擅长隐蔽,按现在流行的MBTI人格来说,挺‘i’的。”
同为偶蹄目鹿科麂属哺乳动物的小麂,和毛冠鹿有类似的习性——机警、食素、善于隐藏。它是我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中南和西南地区,独居或以母仔家族群活动。有趣的是,它“沃、沃、沃”的叫声不同于梅花鹿等鹿类,反倒和狗叫相似,因此也被叫做“吠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