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朋决定辞职回乡起,整个乌尤村的父老乡亲们“炸开了锅”,他们感叹,一个“90后”大学生没干几年就要回家……今天,我们那带你认识这位“90后”小伙代朋回乡创业,如何将崇州市道明镇乌尤村川派盆景贴梗海棠这门“老活计”玩出了“新花样”。
盆景作为成都颇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派盆景跻身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从东汉至五代,蜀中盆景艺术方兴未艾,独树一帜。川派盆景起兴于唐宋,成形于明清,最终形成独特的川派盆景制作技艺流派和风格。以“高等艺术、美化自然”驰誉于世。
放弃高薪 接过技艺传承“接力棒”
2011年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后,代朋被分配到中石油(云南)公司工作,不时见到日本海棠桩景热销的情形,这让他不禁想起家乡的海棠。
从代朋的爷爷辈开始,他家祖传三代制作贴梗海棠盆景。他家制作的海棠盆景花色艳丽、枝干苍劲,是川西流派的特色桩景。
“日本海棠造艺源于中国,为什么我们的海棠没能占领自己的市场呢?”代朋萌发了想要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中国海棠的念头。2017年,他家第二代海棠盆景制作传承人进入迟暮之年,贴梗海棠的制作技艺很可能因此失传,他意识到应该接过传承贴梗海棠制作技艺的“接力棒”。于是,他辞掉了中石油的工作,回乡创立了成都茅草桥园艺公司。
另辟蹊径 海棠盆景玩出“新花样”
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滞销困境屡见不鲜。想要更好地传承制作技艺,打开贴梗海棠的销售局面,就必须另辟蹊径。于是,代朋在道明镇政府的帮助下找到四川省花卉协会的川派盆景大师学习海棠编艺技术,对海棠创新造型技艺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研究,并开始尝试创新制作贴梗海棠花瓶。
贴梗海棠是蔷薇科植物,因其花柄短、花朵大多紧紧贴在枝干上而得名,是盆栽观赏和制作盆景的优质材料。
制作贴梗海棠花瓶有12道工序,光育苗就需要3到5年。
育好苗后先做骨架,再用32到36根海棠条按照提前做好的花瓶模具,按比例以顺时针方向往上精心造型。
这一番操作之后,海棠花瓶还需经历两年才能完全收口成形。这两年里,施肥、除虫、修剪等照护环节缺一不可。
在无数次的尝试后,终于,第三批贴梗海棠花瓶完全成活。根据贴梗海棠的生长特性,秋末冬初是制作海棠花瓶的最佳时间。
链条延伸 学习奋斗不停歇
经过代朋的不懈努力,如今,公司的种植规模扩大到30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贴梗海棠规模化种植和编艺产业的“产、供、销”体系。贴梗海棠花瓶销售到都江堰、绵阳等地,主要用于公园、市政工程建设、私家庭院和乡村建设的美化绿化。现在生意稳定的代朋依然没有放弃学习,他积极报名参加市总工会每周的公益大讲堂,提升了技能,被评为“成都工匠”和“成都创客明星”。
看非遗,川派盆景成一绝,离不开巴蜀自然与人文的浸润;品历史,川派盆景历史悠久,历代文人雅士咏吟有声。2024成都世园会,我们期待川派盆景折射出成都的魅力和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