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观赏 珙桐未来或可“家养”
2024-04-10
作者:李菲菲

四月,是珙桐开花的季节。

成都市植物园里,生长着12棵来自都江堰、珙县、峨眉山等不同地区的珙桐树。今年,一共有2棵珙桐树开花。乳白色的苞叶,成对地长在花序的基部,恰似白鸽的双翼。

a5abf076-c290-4334-adf4-6191406db131

目前,成都市植物园迁地保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3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40种,包括德保苏铁、崖柏、珙桐、普陀鹅耳枥、望天树等,二级保护植物173种,包括连香树、降香、五小叶槭等。这些植物错落生长在园内,或形成花海一片,或宛若青山层叠,一步一景,尽显园林景观魅力。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再次开花

正在驯化粉苞珙桐

去年,成都市植物园迁地保育的珙桐再次开花。“说明历经12年,它终于适应了成都的环境。”在园内珍稀植物园区域,成都市植物园专业技术人员刘川华介绍起珙桐在成都市植物园的安家历程,成都市植物园通过改善珙桐的立地条件、小气候措施保障、土壤改良等工作,使珙桐的生长状况得到了较明显的提升。自2023年开始,珙桐已经连续两年开花。

956994dd-c373-44b5-b19d-c42cb9704b99

早在2012年4月,成都市植物园建成了四川省首个珍稀濒危植物专类园,园内定植了从峨眉山迁地保育的3株珙桐。这些珙桐当时已达到了开花的年龄,带着花芽在新建成开放的珍稀植物园中安了家,并在当年就开了花,为游客送上一份来自峨眉山的馈赠。此后的11年间,珙桐在这里静静生长,树影婆娑、叶形优美,却没再开花。

“珙桐树原生地的生境多偏湿润冷凉,为了让树种适应成都的生长环境,我们进行了很多尝试。”刘川华表示,园内的珙桐分布海拔由低到高,较低处通过喷雾补充环境湿度,较高处则光照更强,生境条件更接近成都自然条件。这些珙桐来自不同地区,有利于补充和完善树种基因库,用于栽培实验,让珙桐未来或许能用于市政绿化和家庭园艺。

刘川华介绍,去年成都市植物园还从珙县引进了一些粉苞珙桐,如果驯化成功,未来大家还可以看到泛着粉色的“鸽子树”。

能看能闻还能摸一把

通过园艺景观传递自然理念

如何通过植物造型、空间、颜色等排列组合,带来除了观赏性以外的其它体验?成都市植物园内,一处集“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和味觉”体验于一体的“五感花园”,让问题有了答案。

“‘五感花园’打造最初的目的,就是希望市民游客能够看到植物生长的过程,并在这当中与自然有所接触。”成都市植物园专业技术人员廖怡介绍,花园里各色花卉与植物相互衬托,极强的“视觉冲击”能吸引市民游客前往,用花卉植物与园艺场景打造,为市民游客的身心带来一场疗愈之行。

b3bc2dfc-0cf4-4296-8765-f8ae59d3eda7

花园里,麦秆菊则是听觉的主要来源之一。“很多游客以为这个是假花,你可以摸摸看。”廖怡邀请记者“上手”体验麦秆菊的手感。

它的花朵呈金黄色,细长而坚实,触摸时花瓣互相碰撞,发出如塑料般的“沙沙”声。而类似的花叶坚硬植物,在花园里也有不少种植。

b8220142-a5c0-45aa-8907-4510c6030112

“对于比较抽象的味觉与嗅觉体验,我们用自然方式去体现,而并非刻意制造。”廖怡表示,通过米仔兰、百合、柠檬等香花植物,以及薄荷、百里香等香叶植物来体现嗅觉,园里种植的紫苏藿香,则能让游客联想到“藿香鲫鱼”这道菜。

4月26日,2024成都世园会即将开幕,成都市植物园里也将以这场世界性的园艺博览盛会为契机,推出各类与了解自然、体验园艺相关的活动,让市民游客能够有良好体验与独特感受。

36a41233-111d-4290-a225-ee99719cfb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