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湖生态公园内赏飞鸟掠水
丹景山游道公园上观日出东山
望江楼公园旁听一段琵琶声响
……
1月16日,成都市首届“最美公园”评选活动经过属地申报、专家评审、市民网络投票、现场评议四个阶段的评议,20个具有成都园林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最美公园”评选产生。
全域范围开展评选活动
助力公园升级更新
坚持以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成都这座公园城市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鲜明标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2022年成都市进一步推动公园城市建设目标,“百个公园”示范工程累计完工110个,建成公园面积共计2万余亩;新建成口袋公园(小游园、微绿地)60余个,面积约75万平方米;完成提升改造40余个公园点位,提升面积11.3万平方米……在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加快全域公园体系建设、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全面提升公园品质的征程中,各项成绩,令人欣喜,城市之中好景常在。
如何进一步“还园于民”,让各类公园实现“各美其美”,提升“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幸福美好生活感受?市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公园品质,打造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公园城市的发展,市公园城市局启动首届“最美公园”评选活动。
“此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综合公园、口袋公园和郊野公园等。”市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越发强烈,对于公园的期待不再只满足于绿树红花,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公园建设的关键命题。
随着公园城市建设进程全面推进,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域的公园正在有效发挥涵养水源、降温增湿、减霾滞尘、引风供氧、休憩健身等生态功能与服务功能;同时“推窗见园、出门见绿”的目标也在加快实现。
公园,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让城市空间更加生态。“这次‘最美公园’评选活动,在实现公园硬件升级更新的同时,还将具象化呈现市民民生所需,实现市民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市民投票+专家审议
最终选出20个“最美公园”
“城市公园美不美,市民最有发言权。”市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评选不仅向市民公开网络投票,还组建专家审议工作组对入围点位进行实地巡访。最终按综合评分,选出2022年成都市最美公园。
各区(市)县在此次“最美公园”评选活动申报推荐阶段共推荐88个符合评选要求的公园,依据相关评选标准,由初审工作组遴选42个公园入围候选名单。最后,综合市民网络投票和公园实地巡访结果,评选出20个“最美公园”。
“获评‘最美公园’园区将被授予奖牌证书,希望各个园区能够继续造景添绿,在为市民提供绿色休憩空间、做好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不断探索生态保护新路径和新方法,助力推进环境优美、宜居宜人的公园城市建设。”上述负责人说。
城园相融,蓝绿交织。围绕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近年来,成都不断探索着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厚植高品质宜居新优势。
“虽然评选的是单个公园,但串珠成线,此次评选活动将有效促进城市高品质、有韧性、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社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市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展现公园城市大美形态
此次获评的20个“最美公园”,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展现公园城市的大美形态。
有的是四川古典园林和历史文化的代表,具有人文之美、历史之美、风景之美。如位于成都东门锦江南岸的望江楼公园,是一座以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为主题的古典园林,属于四川古典园林、中国名园,现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园现有40属、556种竹子,奠定了全国“第一竹类公园”的地位,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和游览胜地,年游客量近300万人次。
有的是生态环境的城市表达,具有自然之美、环境之美、生态之美,如总规划面积约9318.6亩的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2022年2月被评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分为湿地保育、湿地恢复重建、合理利用等三大功能分区,属于典型的河流沙洲复合体湿地,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丰富的湿地资源和鸟类资源。
有的是公园城市理念的公园典范,具有创新之美、时代之美、设计之美,如串联龙泉山与三岔湖的丹景山游道公园,在山水相映的自然本底格局和诗画意境之中,公园以“水”为引,寻“水”而去,将艺术、自然的故事有机融合,演绎自然山水的魅力,也讲述着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美好故事,在方寸之间,见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区风貌。
有的是烟火成都的生活场景,具有温馨之美、游憩之美、生活之美,如位于成都东龙泉山麓的“我的田园”郊野公园,这里成功推出“田园浪漫艺术季”等系列子IP,成为聚合市场超高流量的健康主题度假项目,以此推动高品质生活与度假配套的三产发展,如农事体验、自然教育、民宿度假、户外露营等业态,为都市家庭打造从打卡、休闲、体验到社交、情感的全方位多元化田园式健康度假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