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加之随着2024成都世园会的临近,民众踏春赏花的热情高涨。近日,一股来自福建泉州的“簪花围”风潮也吹到了成都——在洛带古镇的石板路上、宽窄巷子里古色古香的建筑旁,不少身着传统服饰、头戴簪花的少女翩翩漫步,宛若从画中走出。然而实际上,成都人对“簪花”的喜爱,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在成都博物馆,一件东汉时期的“簪花陶俑”便见证着蜀人簪花的历史。
“簪花”成为市民游客“心头好”
今(14)日下午,阳光明媚,记者在宽窄巷子看到,有不少“簪花公主”在拍艺术照。记者走进一家摄影工作室,店内墙上挂着十几种样式的簪花围,工作人员正在为两名顾客做造型——色彩鲜艳明亮,待簪花完成,整个头上打扮得犹如一座春意盎然的小花坛。
店主告诉记者,做一次簪花造型,一般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包括化妆、服饰和拍摄,一套价格大概500元,而如果只是租赁服饰,则是按小时计费。尽管价格不便宜,但店主表示,随着春天到来,为了拍照更有氛围感,前来做簪花造型的游客较去年底更多,另一名摄影师张宇也表示,尽管工作室还可以做其他造型设计,但近日选择做簪花的顾客占了七八成。
簪花,全称为“簪花围”,作为一项源于福建泉州蟳埔村的非遗,以发簪和鲜花为主要元素,通过巧妙的搭配和独特的盘发技巧,将花朵固定在发髻上,形成一个美丽的花环。这种头饰不仅美丽动人,还承载着渔家人的情感与记忆,体现了蟳埔女的勤劳质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簪花习俗逐渐发展演变,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风格。
古人对花卉的深厚情感与独特审美
早在先秦时期,诗人屈原便常常漫步于汨罗江畔,以佩戴花朵表达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在《离骚》中,他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选择各种珍奇的花草作为自己的配饰,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通过“香草美人”的意象,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抱负。虽然此时还没有出现簪花的技艺,但这种佩花、戴花的习俗,在屈原笔下得以生动展现,也揭示了古人对于花卉的深厚情感与独特审美。
到了汉代,鲜花作为一种装饰品,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时虽未形成簪花风气,但贵族妇女发髻上,也常点缀着花形的步摇或花钗,增添了几分婀娜。在四川出土的汉代陶俑中,也有簪花的身影。硕大的花朵以圆形发卡或头箍制成花冠戴在头上,这便是汉代簪花陶俑的经典造型。有专家认为,这里簪花是被誉为“丝路之花”的蜀葵,如今这尊簪花俑就藏于成都博物馆。
到了魏晋时期,簪花风尚渐起,花的种类也日益丰富。这一时期,不仅女子爱簪花,男子也常将花朵插在发间,作为时尚与风度的象征。石榴花因其鲜艳如火、寓意平安吉祥,成为当时簪花的热门选择。
深厚的花木文化构筑诗意的蜀地生活
唐宋时期,簪花风俗愈发繁荣。唐代画家周昉所绘的一幅《簪花仕女图》,为世人展现出当时簪花之风的盛行。画中五位仕女,头上所簪之花有玉兰、芍药、海棠、荷花、牡丹,明艳鲜花映照着美人墨髻,唐代女性的华贵气质跃然而生。
簪花的流行,离不开养花卖花业的兴盛。随着社会经济和市民文化的繁荣,簪花习俗在宋代以后更为普及。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此时,无论男女老少,皆对簪花兴趣浓厚。
成都人从古至今都热爱簪花,也与其丰富的花卉资源和产业紧密相关。从古老的蜀葵到现代园艺中广泛运用的百合,从神秘的高山杜鹃到传奇的全缘绿绒蒿,成都的花卉种类丰富多样,各具特色。深厚的花木文化,构筑了诗意的蜀地生活。眼下,正值踏青赏花的好时光,“花重锦官城”的诗意景象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