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一座城。
这朵花代表了这座城,这座城孕育了这朵花。它承载了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早已融入了成都的血脉。
它别名拒霜,品格坚韧、不争春风,象征了成都人追求理想、不畏艰险的性格。它婀娜多姿、争奇斗艳,装点了成都几千年的人间烟火。
它从历史中走来,更要长久地盛放在未来。40年来,三代成都园林人为它殚精竭虑,只为让它越开越美。因为在成都人心中,它早已不是一株植物,而是与成都同承一脉、亦亲亦友的伙伴。
它的名字叫芙蓉!
奠基
从“花开一月”到“相逢半载”
1983年,芙蓉花被确定为成都市市花。
1986年,成都启动了全市芙蓉花情况的摸底工作,承担这一科研任务的,是成都市植物园的专家周安华和王莹团队。本着为成都园林绿化发掘推荐代表品种为目的,专家们开展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
这次摸底,为成都市的芙蓉花品种培育、后续栽培试验打下了坚实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本次科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选择综合表现优异的千瓣大红芙蓉、醉芙蓉等品种进行育种,通过杂交的方式培育出了近20个新品种,极大丰富了成都市芙蓉花种的“族谱”。
如今,再度翻开这些泛黄的档案,从周安华和王莹的一笔一划里,我们依然能体会当时的园林人对待事业的执着和严谨。
寒来暑往,第一代芙蓉花专家扎根苗圃和山乡,与花为伴,实现了芙蓉花育种和栽培技术的多项突破,将芙蓉花的总体花期从一个月延长到将近半年时间。从“花开一月”到“相逢半载”,芙蓉花从苗圃、公园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在许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照片中,都能找到芙蓉花的身影。
2018年,作为“公园城市”理念的首提地,成都在动植物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按下了快进键。除了在产业资金支持上的持续加大投入,人才的引进也为芙蓉花繁育事业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成都“芙蓉名片”的背后,是三代芙蓉研究者的传承与坚守
坚守
相伴20年擦亮“芙蓉新名片”
十多年时光转瞬即逝,老一辈芙蓉花专家逐渐离开科研岗位,成都市的芙蓉花研究工作者迎来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集中换血。2003年,朱章顺成为了第二代芙蓉花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和大家一起开始了对芙蓉花研究繁育工作的坚守。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坚守到如今竟持续了近20年。
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守的事业,事关芙蓉花的科研、栽培、生产、扩繁;这也是一项延续和传承的事业,梯队建设、技术储备、人才引进……缺一不可;这更是一项成果丰厚的事业,在芙蓉的繁育技术研究、新品种适应性研究及推广应用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2007年,以C系列命名的6个芙蓉花品种,通过市民征集和专家评定的方式,确定了正式的中文名称。其中,“锦绣紫”“百日华彩”等新品种倍受社会关注和业内认可。此时的芙蓉花,真正意义上成为了能够代表成都花卉苗木特色的一张亮丽名片,像它的名字一样,绚丽多彩。
2016年,成都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已有芙蓉1.4万余株。随着栽植市花芙蓉的工作任务列入2016 年、2017年“花重锦官城”增花添彩重点项目,目前全市栽植芙蓉已有30余万株,同时随着市芙蓉花展的举办,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朵美丽的成都之花。
这些斐然成绩的取得,以朱章顺为代表的第二代芙蓉专家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既要从技术上克服芙蓉花病虫害多、环境要求高的问题,又要从产业端的各个环节优化芙蓉的生物性和经济价值,这张芙蓉名片的背后,是无数人为之坚守和传承的深厚执念。
※专业化的实验室、多元化的苗圃和丰富的技术保障,为第三代科研团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践空间
传承
和2024来一场“美丽之约”
2017年,大学毕业后的石小庆来到成都市植物园工作,成为了芙蓉花研究团队中的一员。也是在这时,成都市出台了“擦亮蓉城名片 打造芙蓉文化产业”的政策,这朵市花的科研与培育工作迎来了空前的机遇——成都市植物园拥有的芙蓉花种类达到了30余种,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芙蓉品种资源最多的地方。
2018年,作为“公园城市”理念的首提地,成都在动植物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按下了快进键。除了在产业资金支持上的持续加大投入,人才的引进也为芙蓉花繁育事业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由行业专家牵头、业务骨干充实、年轻人担纲主力的第三代科研团队,见证了这一场空前的蝶变。
这个团队里有2名博士、10多名硕士,涉及植物学相关的多个学科,细分为生物学、病虫害、遗传学、土壤学等多个相关领域,将芙蓉花的研究推向了全域高度。
这支团队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有了前所未有的实践空间,专业化的实验室、多元化的苗圃和丰富的技术保障,石小庆和她的同事们正在全新的舞台上,努力描绘着芙蓉花的美好未来。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芙蓉花的观赏价值更大、生态价值更高,要让它真正成为绽放在公园城市中最美丽的花。”石小庆说。
2024年,备受瞩目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成都举办。对于芙蓉花研究的第三代团队来说,既是空前的机遇,也是极大的挑战。如何让这朵与成都一脉相承的花,在世园会的成都园里开得更美,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