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公园城市理念 推动城市绿地“量变”到“质变”—— 成都“增绿工程”观察
2023-07-10

2018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考察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园城市”理念,开启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现实表达的又一种新形式。从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到“示范区”,成都市戮力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三年来,成都市不断发展公园城市的科学内涵,坚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由“绿心”至“绿脉”,从“绿环”到“绿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突出成绩。总的来说,成都市的“增绿工程”主要着力于绿地空间的整合与优化、增加公园绿地面积以及提高公园绿地质量等三个方面。

1

※ 府青立交桥下的空间改造

成都市将城市绿地空间的整合优化聚焦于构建以生态廊道为骨架的绿地网络系统,以绿道为纽带,贯连以公园绿地为主体的生态斑块,从而将城市空间中分散的公园绿地化零为整,协同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探索城景相融、生态惠民的实践之路。截至2022年末,累计建成各级绿道5188余公里,其中135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绿环”(锦城绿道)和 33.8 平方公里的滨江“绿轴”(锦江绿道)全线贯通,串联起121个公园,不仅筑成了良好的城市生态网络骨架,也成为市民户外休闲运动、科普教育和互动交往的活力空间。得益于此,骑行和慢跑 / 健步走已成为成都市民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下一步,成都市将聚焦社区绿道,进一步完善绿道系统的“毛细血管网络”,预计至2025年累计建成各级绿道将超过1万公里。

城市“增绿”是成都市开展公园城市建设以来的又一个重点项目,新建扩建环城生态公园、锦江公园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生态示范工程和城市公园,厚植生态本底,大幅增加了市域公园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相较于“十二五”末,实施全域增绿项目2888个,累计建成各类公园1300余个,新增公园面积43.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9个百分点至44.3%,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40.3%。除了外延性增加公园绿地面积,2021年成都市启动并完成了200个“金角银边”计划示范点,结合社区更新活化街巷的犄角旮旯和闲置的防护绿地治理卫生环境,将一个个城市灰暗角落改造为充满活力与温馨的社区公园或口袋公园,以满足各个年龄段市民的运动和休憩需求。仅高新区就完成了“微更新”点位126个,共计增绿70余万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超80万平方米。许多像成华区“府青运动空间”这样“变废为宝”的开敞空间,已成为市民热门的网红打卡地。

2

※“府青运动空间”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另一方面,提高现有城市公园绿地质量、提升景观活力,也是成都市在全力推动的工作之一。首先,对城市公园进行边界空间改造,拆除围墙,美化边界景观,以无边界公园的形式,将绿色渗透到硬质环境中,释放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也从客观上提高了公园的实际可达性,提升了公园绿地的活力和使用率。同时,着力打造优质公园景观,提升植物景观,优化树林的结构和层次,梳理过密或退化的植物群落,使之疏密有致、释放林下空间,增补花境和岩石园等色彩型设计,使植物景观美观精细又不失变化。第二,增加园林植物种类,丰富植物景观色彩,提高人工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以及调节微气候、降尘减噪、净化水体等生态服务功能。我们对核心城区十余座城市公园的调查发现,植物生物多样性较2015年提升约20%,每个公园的植物种类数量已达到80-160种;而优质的城市生态环境也为更多的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根据成都市观鸟记录,2022年城区鸟类种类较2018年以前增加了70%,达到428种。除此之外,在公园绿地中亦添置了儿童活动场所、运动场地以及可供休闲娱乐的互动型设施,丰富了公园绿地的使用功能,在我们的调查中这些活动设施也备受市民青睐。

公园城市理念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态文明发展观的现实体现,成都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过程中积累了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也面临着重重障碍与难题。首先,以1.69万公里“绿脉”贯连的城市绿地网络系统虽然已基本覆盖市域,但生态源地和节点在空间上的分布并不均衡;并且许多具有良好生态本底的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如校园、机关、废旧厂区等),却没有被绿色廊道衔接。因此,在进一步完善绿道体系的过程中,应当考虑连通上述生态本底较好的附属绿地,作为生态源地或节点充实和巩固城市绿地网络系统,平衡和提高整体生态服务功能。此外,我们也注意到绿色廊道部分点位较为狭窄(甚至不足10米)或者仅采用人工草坪或绿篱这样的单一植被类型,导致廊道局部断面空间狭小;虽对人群活动影响不大,却可能成为生态服务功能的断点。诚然,在高密度的核心城区很难使绿廊全线均满足宽度30米的要求,因此在宽度较窄时应避免使用草坪/灌丛这样的单层植被,尽可能使用垂直结构更加丰富的复式林地群落,以增加立体景观层次。

3

※ 随着公园城市建设的推进 , 成都的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驶入良性发展轨道

在社区更新方面,应注意控制植物景观的空间,在美化街区的同时,不宜过度侵占居民活动空间;同时,作为一种有生命的景观,植物景观需要长期的修剪养护,相应的成本不容忽视。因此,有的社区出于经济实用考虑,使用塑料植物或植物彩绘对围墙或建筑立面进行装饰,在当地居民中引发热议。

就公园绿地植物配置来说,新增植物景观多选用一年生草本花卉用作季节性/临时性陈设,一年需要定期更换3-4次,大幅提高了维护成本且基本不具备生态效益。这种临时性植物景观的营造往往也较随意,不遵从自然规律和美学法则,不能充分发挥每种植物的观赏价值。而十分常见的花境、花坛等植物景观,植物的盲目选择和过度堆砌尤为突出,这样的人工植物群落极不稳定,许多类似的植物组团需更新或更换3-4次/年,带来了巨大的养护成本。在我们的调查中,公园绿地中新增的植物品种多为外来物种,其中一些外来品种不能适应成都的地栽条件(如鸟巢蕨、蓝羊茅、大花蕙兰、观赏凤梨等),极大影响了植物景观的持久性;更有甚者,在公共绿地中配置入侵植物(如马缨丹、马利筋、藿香蓟等),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在城市中营造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的人工植物群落,是上世纪末以来风景园林学界的共识。尽管成都市也提倡在城市绿地中使用乡土植物,打造地域特色植物景观体系,但事实上配置的乡土植物新品种十分有限,这种现象在水生 / 湿地植物和乔木种类中尤为突出。以人工湿地为例,据我们统计,在大多数公园中最常配置的仍然是再力花、梭鱼草、黄菖蒲、水生鸢尾等外来引种。而城市林地中,除了近年来引入的观花性乔木蓝花楹和黄花风铃木,几乎没有发掘出新的乡土乔 木品种。2021年,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启动了“特色植物研究应用中心”平台,旨在促进和孵化特色植物创新研究,推广特色植物在成都园林绿化中的使用。但我们注意到,实际应用的乡土植物种类大多没有经过有效的园艺选育,其观赏性和城市适应性仍显不足。因此,我们呼吁科技管理部门和园林部门重视乡土植物研发的理论基础,建构物种筛选的评价机制,综合考虑乡土植物的生物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地域代表性等,从而发掘出具有应用潜力的优质种质资源;其次,不同植物的生命周期具有差异,特色乡土植物品种选育和研发过程不应急于求成,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和孵化。

4

※ 预计至 2025 年,成都各级绿道将超过 1 万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植物设计产生的后期成本不同,但任何人工植物景观都离不开人工养护和管理。随着城市绿地面积的增长,相应的人力物力成本也随之大幅上扬。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我们建议鼓励市民参与一定程度的植物管理或养护工作,也可与学校科普和劳育教育相结合,以降低政府和单位成本,提高养护管理效率。

随着公园城市建设的推进和完善,成都市的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逐步驶入良性发展轨道,城市绿地系统和生态安全格局已基本成形,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其后的工作重心将由宏观转向微观,可能包括进一步协调蓝绿空间布局、完善绿道体系末梢、优化城市林地和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并强化栖息地功能,以及乡土植物品种的开发和推广等。同时,为应对新时期的挑战与机遇,公园城市建设也将与城市碳汇、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减灾避险和疫情防控等发展需求相融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政府、企业以及每位城市居民的协作参与,成都市必能走出一条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新范式,实现人们“寓于城而游于园”的共同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