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龙池山上的“杜鹃王子”
2023-07-12

四月的都江堰龙池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杜鹃花悄无声息地生长在沟渠坡底,大片大片自由自在地开放,安静地对着蓝天舒展笑脸。红红的、粉粉的、白白的杜鹃花柔柔地牵引着你的目光,摄取你的魂魄。

“这是巴郎杜鹃,这是百合花杜鹃、宝兴杜鹃、波叶杜鹃……”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张超开心地向笔者展示自己亲自引种的420余个品种的高山杜鹃。

张超20岁开始与高山杜鹃结缘,一晃已走过28载,他的大半生都在与热爱的杜鹃花打交道。

1

在寂寞的野岭上开启杜鹃花之缘

1995年8月,张超来到华西亚高山植物园,这是一个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合作建立的以收集保存杜鹃花属植物为主的基层科研单位。为了让多品种高山杜鹃在成都引种,培养新一代高山杜鹃科研人员,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创始人陈明洪先与张超交了七天的心,从人生理想到一生的奋斗目标,从该植物园的建立到杜鹃花的引种……这七天的畅谈是张超第一次接受杜鹃花的心灵洗礼。

同年9月,张超被单位送到都江堰市一个叫“龙池”的地方,与一位叫孙家志的人一起生活工作。这里几乎算是荒山野岭,只有几间古朴而破旧的管理房。为了节省开支,孙家志每月从都江堰买两麻袋土豆或者萝卜,“土豆丝、土豆片、土豆块、萝卜丝、萝卜片、萝卜块”轮番吃下后,便与孙家志扛上镰刀锄头到山里为杜鹃花锄草。

坚持了十多天,终于绷不住了,张超跑到山后伤心地哭了一场!痛哭过后还得继续除草。慢慢地他用心观察每一株杜鹃花的长势、生长环境、物候情况等,学会了自己组装温棚、搬石头修建苗圃和播种床,主动查阅与杜鹃花相关的资料、采集杜鹃花种子、自己琢磨着进行播种繁殖、学会去认识杜鹃花不同的种类。

2

当时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收集的杜鹃花近100种。春天来了,看到亲手繁育的杜鹃花营养袋苗在温棚里排放得整整齐齐,看到杜鹃花长出的新枝叶充满勃勃生机,莫名的喜悦和欣慰感由衷地从心底冒出来……在这寂寞的大山里,这或许就是他与杜鹃花缘分的开始。

3

云南杜鹃

对高山杜鹃的特别情怀

张超就这样在龙池度过了三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工作的年轻人来了又走,犹如过境的候鸟,但终究还是留下了几个对杜鹃花情有独钟的人!

为了收集保存更丰富的杜鹃花种类,从1998年开始,植物园负责人决定将杜鹃花的野外采种纳入植物园每年的常规工作计划,二十多年来,这一工作几乎没有中断,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现在能收集保存如此之多的杜鹃,得益于这一工作能持续地开展。他们几乎踏遍了全国有杜鹃花分布的崇山峻岭,特别是我国西南、华南地区,这也是我国杜鹃花属分布的主要地区。

4

龙池基地的杜鹃花苗圃

那些年,张超和同事们背着方便面或饼干,在大山里搜寻着杜鹃花的踪迹。“杜鹃花的倩影可以带走我们全天的疲劳;杜鹃花的种子带给我们无尽的力量!云南碧罗雪山里错综复杂的小道让我们丢失了回家的路,同行的庄平教授和冯正波同志先后掉下悬崖,幸运的是都安然无恙。我们在悬崖下面的一个山洞里和衣而坐,满地的破碎石块,无法入睡。生一堆火,看着满天繁星;口渴得难受,在火光下拔一株野姜花,嚼出酸涩的汁水。为了找大树杜鹃的种子,被1米高的荨麻(俗称藿麻)打在脸上,整个面部瞬间便失去了知觉。回到驻地,开灯才见同行三人身上鲜血直流,仔细一看,每人还带回来十多条蚂蟥,个个吃得肚大腰圆。在西藏,受塌方阻碍,从米林县杠嘎大桥步行70公里到派镇,一直走到夜里12点,次日继续翻越多雄拉山口,趟过了数十条冰凉的河流……在外行人看来,我们对杜鹃花有着近乎偏执的兴趣,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专业术语,可对于我们,这既是工作,也是情怀!”

历经磨难终见花开盛景

5·12汶川大地震给华西亚高山植物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亩的露地苗圃被山体滑坡掩埋,损失杜鹃花苗木40000余株、50多种。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的同事们从灾难中艰难地走出来,先后多次组队赴云南、西藏、贵州、广西、陕西等地进行杜鹃收集,最大限度地挽回地震造成的损失。地震后对杜鹃花的管护异常艰难,特别是龙池基地,在无水、无电、无通信、道路中断的情况下,更是困难重重。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在这期间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

6

大王杜鹃

1988年至今,华西亚高山植物园艰难地走过了35个年头。现引种保存杜鹃花420余种、20余万株,种植面积500余亩,是亚洲引种保存杜鹃花植物最大的植物园。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于2021年被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为“四川省首批林草科研基地”。“感谢超哥这个历经磨难的杜鹃王子,为成都带来蔚为壮观的杜鹃花开盛景。”笔者望着满山的杜鹃花,向奋斗在一线的杜鹃科研人员致敬。“王子变大叔了哦!”张超腼腆地笑着说,28年过去了,他已不再年轻。他希望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加大对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的关注和支持,让杜鹃花成为成都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亚洲引种栽培杜鹃花最大植物园

5

多鳞杜鹃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筹建于1986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以收集、保存、研究横断山与东喜马拉雅地区杜鹃属植物、珍稀濒危植物以及药用与观赏植物为主要目标,兼顾其它具有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的重要资源类群。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引种栽培野生杜鹃种类与数量位居亚洲第一,收集保存植物2000种以上,初步建成了亚洲地区规模最大、保存野生杜鹃原始种类最多的杜鹃专类园。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广泛开展特色植物资源引种和保护,不断强化植物多样性研究及新特品种研发工作。研发峨眉桃叶珊瑚、大百合、虎舌红等近30个野生观赏植物种类,其中2个获国家林业总局新品种保护。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保育杜鹃野生种420余种,正逐渐成为都江堰市、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新的重要旅游景观和品牌。杜鹃是国际公认的四大高山花卉和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国际上杜鹃花卉产业规模达50—100亿美元/年。目前中国市场以“洋鹃”居多,且多以原产中国的杜鹃为繁殖亲本。中国杜鹃园建设将推动以特色杜鹃资源研发高观赏价值杜鹃品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杜鹃花卉产业发展对于提升传统旅游产业品质、建设以杜鹃为特色的城镇园林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按照发展规划,3年内保育杜鹃野生种450种以上;10年内收集杜鹃野生种600种以上,超过世界全部野生种的2/3,达到世界第一。5年内研发5-10种高观赏价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杜鹃新品种。力争10年内产业规模达到5000万元—1亿元/年,并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10—15亿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