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植物扮靓城市街头 世园会期间还将有40余种植物“接班”
2024-04-23
作者:李菲菲

近日,“天目地黄”“白及”“太平花”“琉璃草”“花葵”等原本在田间山头的乡土特色植物和罕见的外来园艺新品种陆续亮相成都街头,为公园城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气质。

“这是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为2024成都世园会来宾准备的一份景观礼物。”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在人民东路中分绿化带端头、锦悦西路绿地营建了“特色植物”唱主角的生态花卉景观。

据了解,为了使景观呈现有机更新,2024成都世园会期间还将有计划地更替栽植偏翅唐松草、藏报春、铁筷子、青城细辛等40余种特色植物。

2b7a9888-1c6b-4de3-8b06-9432b65603c1

加强乡土植物育种创新

科学引进外地优质花卉品种

这些区域的植物景观,以中国山水画的形神气韵为创作灵感,巧妙运用适生的乡土植物品种和新优园艺品种,营建出独具蜀韵的拟自然花卉景观。

“220平方米的场地上,共计运用了60余种植物,通过植物本身质感与颜色的差异性搭配,合理的草灌配比,适度的空间组合,形成结构稳定、相得益彰的植物微群落。”上述负责人介绍,在这些植物中,有30余种贴近此生境的乡土植物品种,如琉璃草、黄水枝、天目地黄等;还有20余种新优园艺品种,如小手球绣线菊、金叶抱茎蓼、朱顶红等。

a2bde123-16ce-45ef-b783-c47d4ae1739f

这些特色植物是如何走向街头的?时间回到2021年,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创建了以“特色植物研究应用中心”为载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在优质花卉植物引种收集方面,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针对四川乡土花卉开展调查和引种收集,先后收集了板蓝、白及、蜡莲绣球、西南绣球等乡土植物资源数十种。

“围绕这些乡土植物,开展引种驯化、扩繁培育和育种创新研究。”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小报春新品种“飞羽”“瑞雪”“胭脂蜀”等已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交了新品种权申请,并在城市花卉景观中推广应用,展现出川花植物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潜力。

同时,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通过科学引进外地优质的花卉品种,并开展生态适应性观测和适地性栽培研究,筛选出了多种月季品种应用于二环高架立体美化,一经推出便火爆出圈。

4bb113f2-7779-4041-b8cf-efa4d756bde4

因地制宜开展景观培养

将研究发光植物走向街头

针对城市不同生境情况,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对花卉景观开展了因地制宜的尝试,满足不同区域的景观需求。

以耐阴系列场景示范为例,在林下、高架桥下等光照不充足的城市空间,利用耐阴植物赪桐、野扇花、板蓝、红盖鳞毛蕨等进行生态性组合配置,形成低维护可持续的阴地植物景观。

乡土系列场景则出现在二环高架、天府广场、三环路及公园块状绿地,通过运用抗性强的乡土特色植物小报春、白及、板蓝等开展由点及面的多元化场景配置栽植。

80b4446b-c383-41b6-9efc-e06ba5d58a6c

文化系列场景是以川花蜀葵、木芙蓉、太平花等独具历史气韵的植物为媒介,开展以川文化为主题的景观探索,续写城市独特文脉。

目前,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针对目前发光植物颜色单一、发光时间不可控、发光效率低等缺点,应用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设计构建了一条包含黑暗诱导表达系统、蓝色和绿色发光基因以及多植物转化系统的发光人工染色体,首次突破了超大型载体的拼接和组装技术。

“这项研究将为培育创制稳定发光、发光颜色多样、发光时间可控的都市发光观赏植物奠定基础。”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或许未来,我们能看到发光植物走上城市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