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总是家长们最期待的亲子时光,但传统的“溜娃”方式是否让你觉得有些乏味?别担心,今天我们就为你带来一种全新的周末亲子体验——参加“熊猫小记者成长训练营”,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家长们也能轻松“解放”!
就在上个周末,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精心打造的“熊猫小记者成长训练营”在东部新区世园会火热开营。一群充满好奇与梦想的小记者们,在资深制片人、记者、摄像师的带领下,踏上了这场奇妙的研学采访之旅。
世园会素有园艺界的“奥林匹克”之称,本届成都世园会展园总数、境外展园数量、协会和企业展园数量均创历届世园会之最,成都世园会可以说是光彩夺目。走进园艺界的“奥林匹克”赛场,小记者们不仅亲眼见证了历届之最的展园数量,更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出镜采访和摄像的专业魅力。
领任务,小记者们动起来。“在新闻采访报道中,首先,要明确我们今天报道的主题和目的。我们来到世园会,需要关注什么新闻点?你们想给大家传达什么讯息?
一到目的地,出镜记者魏令怡就给小记者们分配好了当天的研学采访任务,并对人员进行了分组分工。随即,小记者们便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出镜采访和摄像进行专业的学习。
从最初的羞涩与紧张,到逐渐自信地面对镜头,小记者们用他们的努力和汗水,展现了“熊猫小记者”的无限可能。
熊猫小记者们,每到一处都仔细观察和了解所在展园的各方面情况。出镜采访组的小记者们努力熟记口播词,从一开始不敢张口,到语言磕磕绊绊不够流畅,在一遍遍的NG中,他们不断接近最好的出镜状态,完成自己人生中精彩的首次出镜。
而摄像组的小记者们也在摄像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学习怎样推拉摇移,以及如何更好的选择角度构图。他们用摄像机镜头捕捉着展园里漂亮的花卉和高大的建筑,也记录者展园里游客、工作人员的动态。
十年一遇的花,小记者们和它不期而遇!“现在我所在的位置是世园会的上海馆,在我身后的是一株帝王凤梨,这种花在国内难得一见,在原产国巴西是每四十年开一次。在人工的细心呵护下,变为十年开一次,花期会持续到九月份,如果电视机前的朋友们想要来一睹帝王凤梨的风采,就要在九月份之前来观赏它。”很难想象,这么长的一段话,通过不断的的练习后,小记者杨紫捷就顺利完成了出镜。
在成都世园会主会场上海园里,面对这十年开一次的帝王凤梨,小记者们纷纷觉得“太神奇了”“感到太幸运了”“我要把它宣传出去,介绍给更多的人”。
“您好,我是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的熊猫小记者,请问您工作的这个植物园每天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小记者向工作人员提问。“这个馆每天接待的游客量特别大,里面有很多的植物,对你们小学生来这里研学有特别大的帮助,你们能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卉植物。”“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小朋友你真棒。”小记者的采访受到工作人员的点赞。
“叔叔,你最喜欢哪个馆呢?”“你觉得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在采访的过程中,蜕变,就在这一刻发生!小记者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交流,更在采访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提问、如何思考。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传递着成都世园会的魅力与风采。这样的经历,无疑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记忆。
帮助他人,就是一种成长!今年9岁上三年级的许宁致,活泼热情,在自己学会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后,他还主动配合老师辅助其他小记者学习摄像。“我应该拍了十多个画面,记录了展园的美景,还采访了大家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今天,我觉得收获很大,我希望以后能够登上更大的舞台。”小记者谢晨晖这样总结自己今天研学采访之旅的感受。
“作为一名摄像组的成员,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摄像机,通过画面拍摄,来表达我想传递的信息。”小记者刘玟君说。“我觉得作为一个小记者,要大方自信的表现自己,为世界各地的朋友推荐成都世园会。”这是小记者杜柯语的感悟。
“在今天的研学采访中,我学会了作为一名小记者,不仅要学会提取筛选关键词,而且还要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大家。”小记者马云熙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收获,总是让人欣喜!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这次研学之旅让他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摄像机、如何提取筛选关键词,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家长们也纷纷表示,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出的自信与成长,他们感到无比欣慰和骄傲。面对30度的气温,小记者们没有畏难退缩,他们各个精神饱满,出色的完成研学采访任务。相信小记者们在未来,将会开出绚烂的花朵,绽放出属于他们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