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娘家,盛开的是一朵什么花?
2024-05-29
来源:成都公园城市

成都人赏花的传统

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

这一点杜甫早在诗中

就给了我们答案

赏花之时,兴起赋诗

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

千百年来被人们反复品读

1

在杜甫诗中有这么一条千古名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其中

有一个困扰了成都人上千年的问题

那就是:黄四娘家种的到底什么花?

今天,我们就跨越千年

穿越到唐朝时期的成都
去一探究竟


创作背景

漂泊多年,压抑心中的浪漫终于释放

公元760年,时年杜甫48岁,经过了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后,他在四川成都安定了下来,被朋友资助,在当时浣花溪边靠江边的闲置土地,建了一所茅草屋,就是如今的杜甫草堂。

2

别看杜甫草堂如今占地三百多亩,实际在当时面积并不大,主要是草堂,院落,连带周围无主的竹林,小水塘,杜甫开垦些荒地,种植蔬菜,引种一些花果树。
在茅屋建成入住后不久,迎来了百花繁盛的春天。良辰美景,好风春花,多年漂泊后的杜甫第一次有了久违的安定感,而这安定感也终于唤醒了杜甫一直存在心底压抑的奔放和浪漫。

3

杜甫 图源网络

某个春日,他独自漫步锦江畔,沿途赏花,写下《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七首连章之作,每一首均围绕寻花主题,且各自独立成章,却又构成一幅完整的独步寻花图卷。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是《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第六首,写的是杜甫寻花回转到自己村落后,路过村民黄四娘家的庭院时被黄四娘家的花树所吸引的场景。沉甸甸的花朵将枝条压弯了腰,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鲜花娇美芬芳,黄莺时不时传出动听的歌声,让沉醉在美景中的诗人觉得恍如隔世,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整首诗变得饶有趣味。

4

春季寻花

桃花可能性颇大

来到今天的主题,黄四娘家种的到底是什么花树呢?

首先我们从季节时段上判断,《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明确写的是杜甫春季寻花,而从《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中,可以通过描写黄师塔前桃花盛开的场景得出,彼时应是处于3月中上旬时节。

5

桃花 图源:龙泉驿发布

再由此可推断出,黄四娘家种的花分别可能桃花、海棠、李花、梨花

这其中,最先被排除的可能就是海棠。据统计,杜甫一生一共创作了1400余首诗,其中在成都之时大约写了475首。也就是说,这是杜甫高产的地点。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成都生活了多年的杜甫,却独独没写过海棠,要知道四川可是海棠之乡。

6

海棠

针对这一情况,有人通过调查之后发现与海棠有关的唐诗数量其实大多集中在晚唐,还有的是横跨晚唐和五代两个朝代的诗人。

后有专家学者认为,种植海棠虽早在唐宋都流行,但观赏海棠的风俗,从发展到繁荣,有一个历程。盛唐直到中唐前期,海棠还没有成为诗人的意象。中晚唐之后再到宋代,海棠才真正成为文人生活的一个部分,而杜甫则是盛唐至中唐时期的大诗人,之所以没写海棠,可能是因为当时还不流行的缘故。

7

龙泉山桃花 图源:成都亲子游

而另外的几种,桃、李、梨因为人工栽培的缘故,多嫁接低枝,便于管理,这也就是,本来花树不高,花期枝条舒展,形成花障,才会有千朵万朵压枝低那种亲人之美。

8

龙泉山桃花 图源:成都亲子游

这其中,桃树可能性是最大的。毕竟《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便已经出现了桃花的身影。自古以来成都就是桃的重要产地,最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启桃树种植的历史。并且,杜甫留下的千古名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曾有专家推断说的就是桃花。


尚未尘埃落定

线索就藏在诗里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觉得,该话题的讨论已经尘埃落定了。但其实,还有另一种花可能性也很高,它就是——李花。

9

图源:品鉴彭州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杜甫本人早已在自己的诗中留下了线索。

《诣徐卿觅果栽》唐·杜甫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10

图源:品鉴彭州

这首诗通俗点的意思就是:草堂里面的花太少想栽一些,不管是李树还是黄梅都可以。我从石笋街寻访求花归去,又到果园中请求果树种栽。(果园坊是徐卿住所,石笋街是杜甫从城里回草堂的必经之路。)

这首诗的目的,其实就是杜甫找徐卿点明要李树、黄梅等树苗。前面也提到了杜甫会在草堂周围开垦些荒地,种植蔬菜和花果树,这样一来便完美对上。

11

图源:品鉴彭州

至于为何选择种李花,其实很好理解。杜甫作为“外来人口”到成都定居,第一件事当然是先观察当地的风俗人情,看看四周邻居们都在种些什么。而李子树每年3月开花5月结果,既能观赏还能创造经济价值,这对于当时家住成都郊外的农户而言绝对是一个不错选择。如此,杜甫在黄四娘和周围村民家里看到的花是李花的可能性便非常大了。

12

李子 图源:成都东部新区

其实,在杜甫的草堂生涯中以诗换物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只是李树苗,杜甫也曾在《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中,向人索要桃树苗。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唐·杜甫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树,濯锦江边未满园。

另外,像松树、桤树、竹子、大邑的瓷碗等物,也都曾在杜甫的“购物清单”中出现过。

跨越千年

我们仿佛能与杜甫对话

再次看到他笔下的成都春日繁花盛开

无论如何

黄四娘家种的是桃花还是李花

这个问题就当作历史

留给成都的一个问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