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成都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单揭晓
安西鱼头火锅制作技艺及安西石雕
凭借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荣耀上榜
为蓉城非遗画卷再添华彩
万万没想到,“好吃嘴们”竟把安西鱼头火锅吃成了非遗。
鱼头火锅
百年滋味沉淀,沸腾川西烟火
新津,这座成都平原古蜀文明发源地,五河交汇,气候温润,是天赐的淡水鱼摇篮,为鱼头火锅孕育了绝佳食材。
追溯历史,民国初期,黄榜庭、王相成、唐洪顺等捕鱼人,拖家带口漂泊水上数月,随身一罐自制豆瓣酱,上岸架锅煮鱼,这便是安西鱼头火锅雏形。经岁月打磨,技艺传承至今已逾百年。
安西鱼头火锅其制作工艺堪称一绝,锅底灵魂——辣豆瓣。
精选本地蚕豆与鲜红牧马山二荆条辣椒,经“翻、晒、露”反复锤炼,工序繁复,耗时良久,方才成就瓣子酥脆、酱香醇厚、辣而不燥的独特风味。煮鱼器具必用砂锅,黏土与煤屑烧制,保温奇佳,让鱼头在慢炖中与汤汁完美交融,入味至深。
原料更是精挑细选,现捕现捞本地鱼塘花鲢,鱼头硕大,占体长三分之一,肉质鲜嫩多汁。配菜多样,自制豆瓣酱领衔,搭配土法榨制菜籽油、老坛酸菜、汉源花椒等,调和出川味至香。
食用时,依个人口味调制味碟,两勺原汤注入,瞬间激活味蕾。夹一筷鱼肉,入口即化,汤鲜味美,热辣在舌尖舞动,暖意在周身蔓延,冬季食之尤甚。
安西鱼头火锅不仅是美味佳肴,更承载历史文化价值,它见证新津渔业兴衰,映射川西农耕文明习俗,是区域文化鲜活载体。
如今,安西十数家火锅店林立,千亩鱼塘环绕,吸纳大量就业,鱼头火锅节更是年年火爆,吸引八方游客,成为新津美食金字招牌。
安西石雕
百年匠心传承,雕琢岁月华章
与鲜香热辣的鱼头火锅相映成趣的,是安西镇另一项非遗瑰宝——安西石雕。
安西石雕源起1921年,创始人颜少初开启四代传承之旅,以家族与师徒相传,延续百年匠心。这门技艺扎根新津安西,代表性传承人秦伟掌舵,让古老石雕在现代熠熠生辉。
安西石雕选材考究,以内江石为主,其质地细腻、色泽灰雅、软硬适中,兼具天然质感与艺术可塑性,古典、现代风格皆能驾驭。
制作全程手工雕琢,考验匠人耐心与技艺。从选料时精准判断石料潜力,勾勒轮廓找方定位,到减荒、整理造型一气呵成,匠人们凭借目测与巧手,赋予石头鲜活生命力。花鸟鱼虫、山水走兽,在他们刻刀下跃然而出,造型逼真、纹式流畅、细节精妙,浑然天成。
安西石雕承载厚重历史价值,宛如一部无言史书,记录社会变迁;艺术价值斐然,一件件作品彰显高洁、清逸品格,是传统文化结晶;社会价值同样不可小觑,通过市场化运作,为残疾人、下岗职工开辟就业之路,助力乡村振兴,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
如今,第三代传承人秦伟创立雕塑中心与培训基地,广纳门徒,让石雕技艺薪火相传,迈向更广阔天地。